【涤心斋-古董兵器研究修复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2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武士的纹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3 13:1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士的纹章
作者:Stephen Turnbull
翻译:高寒(武田道义)
校订:山名宗纲、马场信纲、原信之、上杉宗信


纹章的功能
(注:由于本书作者为西方人,故有时会使用"纹章"这个词,请多注意。)

通过纹章的艺术与科学,世界上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军队得以在混乱的战场上区分敌我。纹章的运用从古代战士盾牌上所绘的简陋图案发展到华丽复杂的连队旗帜,而最后又回到了喷涂在坦克上的简单师团标志。可以说,在所有的军事活动中我们都能从中找到某种纹章的存在。

除了用来区分敌我之外,纹章的可辨识性还能够凸现个人在战场上的成就,这一作用的发展结果就是将血统的元素引入纹章之中,因此一位勇士的后裔往往会被人们将他与其英武的祖先相连系。这也是纹章会被称为“历史之记录”的原因。

和欧洲的情况相类似,纹章的所有特点都体现在日本的军事历史之中。几个世纪以来,日本一直作为一个军事社会而存在,因此能否迅速的分辨一支部队的所属阵营是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而在这个崇尚个人勇武的时代,也极需要能够彰显个人形象的方式,这一点甚至在某些时候会决定战役的成败。即使在盛行大规模作战的16世纪,人们也很看重武士个人的战力,“一番枪”或者斩获敌将首级之类的战功仍似从前一样会受到褒奖。(译者注:一番枪指第一个冲入敌阵或头功。)

在这些光荣的时刻,家纹及类似的标志会被用来证明武士的功绩。比如在攻城战的时候,插在敌方城墙上的武士旗帜就可以证明第一个登城的勇者的身份。而在合战后的“首实检”中(译者注:用于让总大将检查,确定合战中所讨取的敌方身份的检视会),两面不同的家纹彰显了武士的功绩:一面被斩杀者的家纹与其首级一起被献给主君以求得赏赐,另一面武士自己的家纹则让目击者据此证明其功绩属实。在这两种情况下,带有家纹的旗帜或其他物品都被作为直接的证据。

纹章的使用除了为一支军队中的个人带来益处之外,旗帜和颜色也是合战中所必需的元素,带有不同颜色和图案的旗帜亦被用来分辨和指挥各个部队。而大将所在地的标志,也就是“马标(印)”的所在处常被当作战场上的集结地点。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3.jpg"/>
图1:这套丰臣秀吉的盔甲上使用了桐纹作为装饰。而其胸甲上则有着红色的太阳图案“日之丸”。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4.jpg"/>
图2:早期家纹的使用可以与皇室相联系起来。在《平治物语绘卷》中,1160年平治之乱时“九曜”出现在皇室的牛车上,而图中的武士们并无个人的标志。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5.jpg"/>
图3:在经过4个世纪的发展之后,日本的家纹发展成了极为复杂的体系,而不仅仅起到做为识别标志的作用。图中为有马丰氏的全套旗帜,他作为一名武将参与了大阪之战和岛原之乱——武士时代的最后战役,而之后两百年的日本都是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下的和平时期。图中展示的旗帜都是黑白两色的,而其旗杆是被用金色漆过的。(1)双面靠旗是有马的足轻,即低级步兵使用的;(2)立体的太阳形状的指物是传令兵使用的;(3)立体的新月形的指物为有马家的武士所使用;(4)有马家在普通场合下使用的小马标,精心制作的金色的三叶草;(5)在重要场合下有马家的部队使用的大马标,和(6)类似;(6)由他的侍从们和部队携带的指物。
2#
发表于 2010-1-8 23:55:3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我今天刚看这个网站.
内容都非常好.
我以后一定经常来这里.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01:25:5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欢迎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19:42 | 只看该作者
家纹的使用

纹章在日本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家纹的使用了。家纹常常被设计为艺术化了的植物、神圣的物件或几何图形,偶尔也有来源于动物的家纹。虽然欧洲纹章的分块和条纹的设计可以更精确的表明个人的身份和血统,但是日本的家纹相对于欧洲的纹章系统则更容易分辨。日本的家纹颜色并不会太固定,有时是白底黑纹,有时是黑底白纹,一般这些家纹都会被绘上旗帜出现于战场之上。

在欧洲,与日本家纹的使用相对应的是缝在士兵外衣上的徽章,这是为了在战斗时能够识别敌我。然而在日本,家纹或其他的标志也许会出现在一个武士头盔的顶部、肩甲上方,抑或纯粹作为盔甲中的装饰性元素而存在。

有一点必须要引起注意,与欧洲骑士们会在盔甲外的罩衫上绘有自己的纹章的做法不同,日本武士不一定会在自己的无袖罩衫(即阵羽织)上绘上家纹。因为一般只有地位较高的武士才会身穿阵羽织,而在战场上他们却不一定会亲自投入战斗,所以他们的阵羽织上并不需要绘有特别的家纹图案以达到分辨的作用。

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会涉及到家纹,但是有一点极为重要,即家纹只是日本纹章文化的一部分。这在随后的章节就会体现出这一点,而且家纹不一定会出现在战旗上,因为单单旗帜的颜色就可以起到足够的分辨作用了。自从16世纪之后,无论是马标还是插在士兵们甲胄背后的指物上都出现了精心绘制,堪比家纹的图案,这也为日本纹章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虽然武士家族也许会在数百年间都在战斗中使用其它的标志或图案,但无庸置疑的是,武士及其家族是通过家纹来让人记住他们。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6.jpg"/>
图4:(1)菊纹是日本皇室的专用纹章;(2)足利家的桐纹(译者注:图中为五三桐,而足利尊氏从光明天皇那里获赐的是五七桐);(3)太田道灌(1432-1486)的桔梗纹,他是最早的战国大名之一;(4)拥有梅钵纹的筒井顺庆,他在山崎会战时直到胜负已分的时候才加入战场;(5)七叶酢浆草纹属于长宗我部元亲(1539-1599),他在1585年被秀吉击败之前席卷了整个四国;(6)鹤丸纹为在小牧长久手合战中被杀死的森长可(1558-1584)所用,南部信直(1546-1599)之子南部利直所用的与其有所不同。

日本的皇室标记

关于出现在日本的旗帜的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于一部中国的编年史(译者注:当指《三国志》《魏志》,但这并非纯粹的编年史,作者的认识存在偏差),其中提到中国派去的使者使用代表崇高权威的“黄幢”。(译者注:曹魏正始六年即245年下诏赐予倭大夫难升米黄幢,正始八年即247年由使者张政赴倭时带去。)而在记载中日本早期的统治者也会把金色的旗帜和宝剑授予被委任一方或出征讨伐叛乱的战士们。

日本皇室传统以来都使用菊纹,其设计图案即为著名的十六瓣菊。不过其来源并不明了,有说法认为其设计可能来自太阳的形状而非花朵,如同花瓣的图案其实代表太阳的光线。无论如何,这种菊纹是为皇家所专有的标志。自1871年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还专门发布了一道法令禁止使用任何类似帝室纹章的家纹,同时还确定了帝室纹章的各种规范:十六瓣菊纹只能为天皇所独有,纹章中间的小圆圈表示花蕊,即从正面看到的菊花。皇室的公主(即“内亲王”)可以使用十四瓣的菊纹,但是纹章中间的标志代表花萼,表明这是从底部看到的菊花。不过在14世纪时有一次特例,因为试图夺回皇权而引发“南北朝战争”的后醍醐天皇在其被流放期间使用十七瓣的菊纹。

纹章在日本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皇室和他们的朝廷,最早出现在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84)描绘皇室的仪仗的画卷中就可以看到各种简单的标志出现在运送皇室成员的牛车上了。最常见的设计叫做“九曜”,即一个圆盘为八个小圆盘所环绕,但是当时的纹饰并不具有军事上的意义。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7.jpg"/>
图5:八幡大神被源氏当作守护神。有“八幡太郎”之称的名将源义家使用绘有作为其象征的鸽子的帷帐。这幅图出现在描绘在公元1080年代“后三年之役”的《后三年合战绘卷》中。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8.jpg"/>
图6:在足轻使用的木质盾牌(楯)上绘有不同的家纹和黑色横条,用于在战场上作为区分的标志。在12世纪的源平合战中家纹会出现在三处地方,即还有旗帜和帷帐上。由于图中的士兵属于武装僧侣(僧兵),所以他们的盾牌上出现了一些佛教经文。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09.jpg"/>
图7:一名叫做千叶五郎的武将的旗帜上有着弯月和星的图案,他希望在作战时能通过妙见大菩萨得到祖先的保佑。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0.gif"/>
图8:佐佐木四郎高纲,著名的宇治川合战中的英雄,他的旗帜上面所书的是对八幡大神的誓言。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0:02 | 只看该作者
早期的纹章

自从公元10世纪以来,日本那些占有土地的强力家族开始了对霸权的争夺,其后果就是天皇权力被架空,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傀儡。

为这些领主效力的战士们被叫做武士。而平氏与源氏这两个强大家族之间的长期争斗最终以平家的失败告终,源氏则建立了相当于政府机构的“(镰仓)幕府”,即日本第一个军事独裁政权。

源平两家之间的漫长争斗伴随着对早期纹章使用的详细记录。在1156年的“保元之乱”和1180-1185年的源平合战中都已经使用旗帜做标识物。这段时期使用的旗帜叫做旗印,即通常所说的幡,由挂在竿头的横梁上的条幅所组成。在合战中由步兵或精选出来的骑马武士携带进入战场。

有一点是没有什么太大争议的,即当时平家使用红色旗帜,而源家对应的使用白色的旗帜。在很多当时的文学作品及讲述当时重大战役的所谓的“军记物语”(即战争小说)中都有提到。根据记载,在1185年的“坛之浦之战”中,连海水都因为平家武士的血和他们赤旗上脱落的染料而被染红了。

源平两家对家纹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平家使用黑色的蝴蝶家纹(扬羽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源家则选择了竹龙胆纹(见图A3—A4)。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在12世纪的时候他们就使用这两种家纹了,不过所有随后出现的绘画或木版画中都显示出在源平合战中双方使用了红旗或白旗。在屋岛合战(1184)发生的所在地保存有一面据说为当年源氏在战场上使用过的白旗。这是面纯粹的白旗,上面没有任何的装饰。

那么源氏和平氏曾在战旗上使用过家纹吗?18世纪作品《本朝军器考》的作者新井白石(1656-1725)发现在《平家物语》这本书中说到了源氏用白旗,平氏用红旗,而在随后的描述中提到了在他们的帷帐上使用了家纹的图案。这些由大块布料制成的帷帐,其作用是把首领与他的亲信同部队分隔起来。这种帷帐在武士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源赖朝在1192年就任征夷大将军后把他的统治机构命名为幕府,即“在帐幕之后的政府”。(译者注:“幕府”一词的起源与中国战国末期名将李牧有关,指出征将帅的最高指挥机关及其参谋团队,作者存在曲解。)

虽然16世纪时武士们已经习惯于把自己的家纹绘于旗帜上,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在源平合战时平源两方在旗帜上使用了家纹。在描绘“后三年之战(1186-1189)”的军记物语的插画中,有“八幡太郎”之称的名将源义家使用绘有作为其象征的鸽子的帷帐。不过,这也许只是绘卷作者想展现故事传奇性的艺术化处理。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特定的图案会出现在用于某些场合的旗帜上,比如在源平合战的一个阶段中,来自日本不同地域的两个源氏分支最终互相开战。1184年,源义经被派去镇压京都的骚乱,而这骚乱是由义经那位狂躁的表兄源义仲(即木曾义仲)所引起的。义仲的军队在一年前打败平家夺取了京都的控制权,但是其手下在京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平家物语》中提到,当京都的居民们发现一只打着白旗的军队时,因为害怕又被义仲的军队洗劫而引起了恐慌。不过当他们发现这支军队的徽记与之前的义仲军并不相同,乃是义经的军队,这时气氛就平静了下来了。《平家物语》中还描写了一队平家的武士以身上带着“橡叶形的徽章”作为标记。以上的记录也许可以作为将标志运用在旗帜之上的佐证。根据记载,与源氏联合的儿玉氏使用了上面有着扇子图案的白旗,那么也许源氏或平氏也会在自己的旗帜上使用扬羽蝶或是竹龙胆的家纹。

在当时另一个可能绘有图案的物件就是步兵在战场上用来蔽身的大型木盾(楯)。黑色的横纹有时也同家纹一样出现在这些盾牌上,而在红旗或白旗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条纹。它的作用可能是用来分辨军队中的不同分队,也有可能用来是显示家族中的不同的分支。

在源平合战中不仅家纹被使用在旗帜、帷帐和盾牌上,还有很多例子显示出有些人会在旗帜上用墨水写上宗教箴言或是个人的座右铭。其中包括佛教中的经文、赞美勇敢的诗词,尤其对神明的祈祷是战士们最为热衷的。佐佐木四郎高纲在著名的宇治川合战中据说就使用了一面写有祈祷文的白旗,上面还有日期和落款。

纹章与英雄人物

源平两家使用的扬羽蝶和竹龙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其他家族所采用。当一个纹章代表了名门或是某个知名的英雄的话,一个家族就可能采用这样的家纹来来彰显自己勇武的祖先,也可以显示出家族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像上文所提到过的,源义家就经常在帐幕上使用鸽子的图案。不过在实际中人们很难分辨出这些器物到底是属于一位知名的武士,还是一个仅仅仰仗其先辈威名的庸人。(这样的例子在欧洲的纹章学中叫做“骗人的武器”。)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1.jpg"/>
图9:《蒙古袭来绘词》中,在武将前面的旗印上出现了两片羽毛(译者注:即并之鹰羽)的图案。

仍以千叶家为例。在描述14世纪南北朝时代的物语《太平记》中提到了千叶家使用的两种家纹:一种是以七个或九个代表星星的圆组成,另一种则是一个特别的星形和弯月的图案。这两个家纹都来源于千叶家历史上的特别事件。931年,一支千叶家的军队在战场上面临溃败时,北斗星在黑夜中闪闪发亮,于是千叶就向代表北斗的神明祈祷,而神明呼应了他的祈祷,千叶的军队因此得救了。(译者注:该事件指931年平良文、平将门叔侄在与同门兄弟平国香争斗中发生的情况,后来国香被杀,引发了平将门之乱。而这里的平良文被视为千叶氏的先祖,但此时千叶氏尚未形成。这则逸话出自《妙见缘起绘卷》。)不过,他们是否在得救之后就使用了这种家纹则不得而知了。千叶常胤(1118-1201)在源平合战中支持源赖朝,不过在文献中找不到千叶家所用家纹的描述。其相关的文字记录最早出现在14世纪中期,在1455年的时候也被提到过。

熊谷次郎直实是源平合战中的传奇英雄,他先侍奉平家,但随后暗中与源赖朝联络,当源赖朝在1180年于石桥山之战被打败后,熊谷被派去追击他。虽然熊谷找到了源赖朝躲藏的树洞,但是他并不准备出卖自己的新主人,于是他用弓去挥打树枝,赶出了两只鸽子。他的同伴看到鸽子从树中飞出来就放心的认为没有人会藏身其中了。这个故事带有一点辛辣的意味,因为鸽子被认为是八幡大菩萨的信使,不仅是源氏的守护神,更是日本人心中的战神。

后来熊谷次郎直实的旗帜上就绘有两只鸽子,上面还写着“八幡大明神”。另一种版本中的“八”字则是由两只鸽子的形状组成的。上面还有雪花的图案,表示追逐逃跑中的源赖朝是发生在冬天的时候。在熊谷次郎直实的后半生中他也许就使用了这样的旗帜,包括一之谷合战,尽管在现存的文献中并没看到关于他在那时所使用的旗帜的描述。奇怪的是,在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中,追逐源赖朝的主角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梶原景时。(译者注:现在多数的资料认为是梶原景时。)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0:28 | 只看该作者
纹章与蒙古入侵

在1219年北条氏(是为前北条,这是相对于北条早云所建立的后北条家而言的)从源氏将军手中篡取了权力,在镰仓向全国发号施令。北条的家纹是三个三角形排列成鱼鳞的形状,即“北条鳞”。虽然这个图案是来源于鱼鳞的形状,但是北条家的传统解释认为其形状是来源于龙的鳞片。传说中12世纪的时候弁财天女神(代表爱情、知识、财富)曾于江之岛出现在北条时政的面前,当女神游入海中的时候北条时政注意到她有一条龙尾,并在沙滩上留下了一些鳞片。

总的来说,13世纪的日本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那段和平时期只是被皇室意图恢复自身权利的短暂斗争和蒙古的尝试性入侵打断过。家纹在这一时期也仍然被绘在旗印上。在1219年一名出自萨摩国入来家的武士被提到在他的家纹上使用了槲寄生的图案,但是一直到《蒙古袭来绘词》出现之前都没有什么可靠的图像资料流传下来,而这幅画是反映当时武士战争的最重要的文物。

这幅著名的画卷是在竹崎季长要求下绘制的,并且他以此为依据为自己所参加的1274年击退蒙古军的战役请赏。在这狭长的作品上不仅展示了当时武士们的装备与特点,也描绘了一些13世纪末期的家纹。在《蒙古袭来绘词》中可以发现当时的那些绘有纹章的旗印仍是由武士们手下骑马或步行的侍从所携带的,而且图中出现的所有旗帜(幡)都是挂在旗杆顶部的横梁之上。

大多数的旗帜都是绘有不同家纹的白旗,家纹被明确的和武士的身份联系起来,也证明了在1270年代就已经确立了通过家纹来辨别个人身份的体制。举例说,在《蒙古袭来绘词》中一名年轻武将的前面就有足轻举着上面绘有一对羽毛图案的旗印。在另一处场景中一名足轻在箭雨中举着竹崎自己的旗帜。这面旗帜有两种颜色,上面的三分之二是白色的,下面的三分之一则是深蓝色,其家纹则由三个空心菱形和一个“吉”字组成。少贰家也出现在《蒙古袭来绘词》中,以小船发动了对蒙古军的夜袭。他们的旗帜是白色的旗印上以菱形排列的四个空心菱形(类似尼子家的四目结)。(见下图)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2.jpg"/>
图10

武士的家纹

家纹的全称为家族纹章,也称家徽,本是封建家族的标志,西欧、日本莫不存在着复杂多样的各种家纹。日本的家纹有其独具的特色:首先,家纹的底样多为圆形,而不是西欧式样的盾形;其次,与西欧家徽纹样偏重动物不同,日本的家徽纹样以植物占绝大多数;第三,日本的家纹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的图案,很少有结合不同家纹形式的复式家纹出现。

日本最早的家纹出现在贵族之中,后来为了便于在战争中区分敌我,逐渐被武士家族所吸收采用。在源平合战的时候,势力划分相对单纯,因此家纹还没有成为必不可少之物,在野的源氏使用白旗,在朝的平氏使用赤旗,仅此而已。白色象征纯洁无垢,据说神灵将会附着其上,因此源赖朝就将白旗确定为本族嫡流的专用旗帜。

传说当源赖朝远征奥州藤原氏,路过下野国宇都宫的时候,同族的佐竹四郎秀义赶来会合。佐竹并非源氏嫡流,更一度站在平家阵营中,但四郎隆义竟然也僭越使用了白色御旗,这使赖朝大为光火。然而对方为了效忠而匆匆赶来,总不好严加申饬,于是赖朝反复考虑之后,就把上绘一轮明月的军扇赐给佐竹秀义,让他绘上军旗——据说这就是最早的武士家纹的来源。

有了佐竹的例子在前,源氏一门就纷纷在白旗上绘以纹样,以此与宗家的御旗相区别。最早从旗纹转化为家纹的就有佐竹氏的“五本骨扇月丸”、武藏七党之儿玉氏的“军团扇”等等。此外,部分幔幕纹也逐渐转化为武士的家纹,这样的家纹多为圆形(幔幕是指战斗和宿营时主将指挥所外张开的幕布),比如新田氏的“大中黑”、足利氏的“二引圆”、三浦氏的“三引圆”等等。

到了镰仓幕府中期,家纹已在武士阶层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家纹和家门也并非纯然的一一对应,且不说全日本大大小小数千上万个武士家族,难免出现重纹的情况,分纹和赐纹的情况也不少见。分纹是指分家间各自使用不同的家纹,或者略为修改一下本家家纹以示区别,而赐纹是指把自己的家纹赏赐给有功之臣,允许其在一定场合下使用。

比如后来建立江户幕府的松平、德川一族,本家的家纹为“丸之三叶葵”,分家有在外面的“丸”也即圆圈上动手脚的,改为“菊轮之三叶葵”、“折敷之三叶葵”、“藤轮之内三叶葵”、“隅切的铁砲角之三叶葵”的,也有全面变形改为“花葵”的。不过,象西欧的骑士纹章那样,把盾形底切成多个等分,同时并列多个主家或血源来历的家纹,从而组成新的复式家纹,这种样式在日本从来也不曾有过。(译者注:此处部分引用了赤军原文,因为该处原文所叙与其有所相似)

14-15世纪的纹章

虽然打败蒙古人的入侵可以说是武士历史上光荣的一页,但是却严重动摇了北条家族的统治根基。1331年,后醍醐天皇掀起了反抗,试图推翻北条氏的统治,重建皇室在源平合战前的权威。然而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其结果就是造成了日本分裂成南朝和北朝,双方的争斗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一时期也被叫做“南北朝时代”。

后醍醐天皇有很多著名武士的辅佐,新田义贞即为其中之一,他在1333年占领了镰仓。不过,在日本历史上很少有人在声望上与后醍醐天皇的坚定支持者楠木正成相提并论,他的忠贞之心最后让他于1336年在湊川合战中壮烈赴死。虽然战前他不想打这场仗,但是后醍醐驳回了他关于防御的建议,因此他决定拼死一战。

楠木正成在湊川的陨落让他成为忠于皇室的典范,这也体现在了他的家纹上。无数的文献和绘卷中都赞扬了楠木正成的忠义,他的旗幡的白布上画着著名的“菊水”家纹。这面旗帜是由他所坚定追随的天皇所赐予的,代表着皇室的菊纹被象征正成的水波所托起。虽然这是变化了形式的菊纹,但在日本历史上非皇族的武士却使用菊纹,正成可说是独一无二之人,这显示出了楠木正成所受到的重视。在19世纪末皇权重生的明治时代,楠木正成被颂扬为忠君爱国的典型范例。

从那些存于寺庙中的旗帜或同时期艺术作品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楠木正成的旗帜有几个不同的版本,除了“菊水”家纹以外,多数的版本上都包括这五个汉字“非,理,法,权,天”。“非”指错误的原则与做法,“理”代表正义,“法”即法律,“权”是权威、高贵的意思,“天”便是天道,只有遵循天道者才能最后成功。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3.jpg"/>
图11:九州的菊池家选择了以羽毛为图案的标志,这也是早期的一个例子。菊池武时(1293-1334)在14世纪的“南北朝战争”中为后醍醐天皇而战。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4.jpg"/>
图12:名和长年(死于1336)的个人标志是“水上之舟”,表明他对他的主君楠木正成的忠诚如同楠木正成对天皇一样。但是画家在图中犯了个错误,因为直到16世纪指物才被采用,而当时名和长年的纹章应该是被画在旗幡上的。(译者注:奇特的是,图中所写的名字是“那和长年”,这应该是一种通假的写法,因为在日语中“那”、“名”同音。)

楠木家臣之一的名和长年,阵亡于1336年为夺回京都而进行的战斗中,他所用的家纹体现了他与楠木正成相似的原则,即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追随自己的主君。他的旗帜上的图案是一艘船,类比于楠木正成的菊水军旗,该图案的意义是:代表主君的船被象征家臣的水所托起,正如同代表正成的水托起了象征天皇的菊花。

在楠木的时代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用黑墨将口号写于在战场上使用的旗帜上的例子。足助次郎活跃于南北朝时代早期,他写在旗帜上的文字可以算是整个日本历史上此类家纹最典型的范例。虽然它实在是太长了,几乎可以当成一篇自传了,类似于在战场上与敌手单挑之前所做的自己家世的宣告。他的旗帜上的全文如下:(译者注:实在看的不清楚,此处根据英文转换,见下图)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5.jpg"/>
图13
“生于武士之家,喜豪勇如古时之壮士。吾之勇力亦可以剑搏虎。尝习弓箭之术,兵法之道,以侍奉主君为荣,立身于战阵之中则期盼胜负之决战, 吾三十一年时尝染病在身,亦亲赴大山而与敌相战。灌注忠义诚信之心,不为恶行,愿吾名留芳百世。持剑在手, 诸敌解甲称臣

八幡大菩萨,三河国住人足助次郎重范谨立”

在另一个例子中,儿岛备后三郎高德的旗帜是用汉字书写的,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见下图)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6.jpg"/>
图14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0:54 | 只看该作者
足利幕府

在南朝和北朝延续了半个世纪的争斗之后,最终由新一代的幕府夺取了全国的政权。足利尊氏(1305-1358)于1338年成为了第一任足利将军,而他的后裔把持了将军的职位达两百年之久。足利氏来源于源氏,这也是有野心成为将军者所必须的条件。足利氏宣告其正统性的做法之一就是在旗帜上使用源氏守护神八幡大菩萨的名号。这个图案的来源非常的久远,被第一位取苗字为足利的武士,即源义家(1039-1106)之子源义国 (1091?-1155)所采用。他居住在下野的足利地方,故以此为苗字。

对八幡神的祈祷并不仅限于足利氏,也出现在同时代的赤松氏的旗帜上。赤松氏自十四世纪中叶以来就在日本的军事政治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赤松圆心则村(1277-1350)使用过一面样式简单的旗帜,上书“八幡大菩萨”,下面有一个“松”字。在这幅图案中八幡的“八”字被画成了两只鸽子的样式,如同以前熊谷直实所用的式样。赤松氏一开始为后醍醐天皇战斗,但是当他失去了自己的权益之后就转而效忠于足利氏,并参加了1336年的湊川合战。他的儿子赤松则祐(1314-1371)的旗帜上也用墨写了对八幡神的祈祷,落款是“元弘二年(1332)”。

为足利氏所专用的桐纹原本是皇室仅次于菊纹的重要纹章,足利氏一直支持北朝的天皇,而桐纹就是由北朝的第一任天皇——光明天皇授予的。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桐纹慢慢地成为了得到皇室认同的象征。自从1568年足利氏没落之后,其他武士也开始使用这个家纹了。其中最有名的是丰臣秀吉(1537-1597),16世纪末期日本的统治者,他因为出身并非源氏而无法成为征夷大将军。但是在14至15世纪这段时间内,只有足利氏可以使用桐纹,那些桐纹通常为白底黑纹。最后一任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的旗帜比较特别,他不使用桐纹,而是在上写八幡大明神的古老式样的旗帜上加了一个代表太阳的红色圆盘(见图B4)。

足利氏的镰仓分家来自足利尊氏的一个小儿子,因此没有继承将军职位的资格,不过也使用了和本家相似的旗印一类道具。镰仓公方足利成氏(1434-1497)在关东地区与足利政知(1435-1491,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之弟)打了一场漫长的内战,成氏以古河作为根据地,因而被称为“古河公方”。他们之间的战争一直延续到更出名的“应仁之乱”爆发。足利成氏的旗帜是同时绘有桐纹和红日的幡(见图B3)。(译者注:实际上应该是成氏与关东管领上杉氏之间进行的战争,政知是后来才被推出来的傀儡。)

除了上文所述的将军一族外,其他家族也继续使用传自自己祖先的古老家纹。千叶家在这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死于1455年的千叶胤直在上文所述的战争中支持古河公方足利成氏,并在战败之后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自杀身亡。(译者注:原文如此。但事实是,千叶胤直、胤宣父子站到了上杉氏一方,结果被倒向足利成氏的同族马加康胤等击溃,胤直死后成氏许可康胤继承了千叶家。)胤直的旗帜也使用“星与弯月”的图案,与其祖先在5个世纪前所使用的相同。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7.jpg"/>
图15:赤松则村(1277-1350)使用的一面上面写有“八幡大菩萨”和“松”字的旗印,在这里“八”字是由两只鸽子组成的。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8.jpg"/>
图16:赤松则祐是他的的儿子,他使用的也是带有对八幡大神的祈祷的旗帜。

作为个人标志的纹章

直到15世纪中叶为止,绘在由侍从所举的旗幡或是徒步士兵在战场上使用的木质大盾(楯)上的家纹及图案都是显示武士及其属下身份的唯一标识。然而战争形式在南北朝时代之后发生了改变,大量的步兵集团作战慢慢替代了传统的骑马武士。很多的步兵被作为弓箭手使用,像过去的蒙古入侵者一样射出大量的箭雨,而骑马武士也开始用矛来代替弓箭以对这些步兵发动近身攻击。

当武士不得不在没有侍从携带旗帜在旁,无法让自己被辨识出的情况下战斗之时,他们开始使用一些小旗,装在自己的肩部或是头盔顶部。前者叫做肩印,后者叫盔印。盔印也可以被挂在武士头盔的前立上。这些小旗是日本最早由武士亲自佩戴的身份标志,而非由其侍从所携带的旗帜以标明身份。有证据显示这样的标志物也会由武士的部下所佩戴,因此也可以认为这些小旗是日本最早的“军事制服”。旗印仍被继续使用,但这却是在为源氏或平氏服务——因为旗帜现在代表着的是武士所属的阵营,或是一整支军队,而非单独的一个战士。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19.jpg"/>
图17:左边的四目结纹是著名的有着“阴阳一太守”称号的尼子经久(1458-1541)所使用的家纹,但是他的家族在与毛利元就及其儿子们的一系列战争中最后落败并毁灭。右为三好范长(1523-1564)使用的家纹,他是16世纪前期日本最强大的大名之一。(译者注:范长更为通用的名字是长庆。)

15-16世纪:大名的崛起

在15世纪的日本,最重要的事件要算应仁之乱(1467-1477)了。在这场灾难中京都化为废墟,足利家的威望也一落千丈。虽然室町幕府还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但是将军已经变成了一件摆设,被一些强力的地方首领,即大名所控制。大名是对那些通过战争手段和政治手段或者继承而获取了财富与地位的军阀的尊称。同时日本也迅速地分裂成了很多互相征战的领地。曾经处于同一阵营之中的家族也因为各种矛盾而相互攻伐,持续数个世纪之久。这一血腥的历史时期被称作“战国”时代,与古代中国的战国时代交相辉映。

一些大名的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他们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改变。来自今天日本山口县地区的大内义隆 (1507-1551)在被陶氏取代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统治着日本内海的西半部(后来西日本的统治者变成了毛利家),不过他作为战国大名保有一份详尽的家谱,并体现在了其家族的标志上。大内家的旗帜(插图B5)上使用了具有宗教象征意味的一系列神明名字古老家纹。一个版本的旗帜上写有“妙见大菩萨、八幡大菩萨、天照大神宫、住吉大明神”,另一个较晚的版本上则写着“妙见法菩萨、八幡大菩萨、天神(被神化了的菅原道真,学习之神)”。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0.gif"/>
图18:早期战国大名大内义隆(1507-1551)所使用的两种旗帜之一,上面的名字包括妙见大菩萨、八幡大菩萨、天照皇大神官、住吉大明神和志贺大明神。在其下的则是大内家的家纹。

大内家的统治最终被曾为大内家臣的陶晴贤取代而之,陶晴贤是另一类战国大名的代表,通过阴谋与武力摄取权利。这个类型中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伊势新九郎”即后来的北条早云,他通过“下克上” 的方式取代了其原来的主家,夺取了关东的领地。早云的胜利显示在他的家纹上,他在家纹上采用了著名但已经灭绝了的镰仓北条家的家纹,就是看中了这已经是一个消失了的武士家族的这一点。他在同时还使用了北条家的家纹“北条鳞”(见图C1)。而在战国时代的一系列战争让小田原北条氏比14世纪的幕府执权北条氏更为出名。(译者注:后北条氏冒充镰仓北条家并以北条麟为家纹的有据可查的最早记录,是北条氏纲当政的1523年。)

当战国时代拉开帷幕的时候,武士们展示自己所用标识的方式与以前仍然没有太大的区别,使用旗幡或是悬挂在盔甲及头盔上的小旗。武士们的作战方式也和以前类似,还是主要使用弓箭与刀。真正的进步是马上长矛(马上枪)的出现,而不是那些主要用于装备除弓箭手以外各步兵兵种的薙刀。

自应仁之乱以来的一个主要变化是很多大名招募非正式的士兵作为自己军队的主要力量,他们被称作“足轻”。当足轻受到良好的纪律约束时就可以是一支有效的力量,反之就会非常容易陷入骚乱和溃逃的境地。因为足轻的招募非常容易,所以一个大名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自己军队的数量,但是当战役结束后军队也会全部解散,而同一名足轻在下次战役中可能就在另一家族的军队中服务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大名们认识到这些招之即来的足轻应该被给予与那些长期服务为其家族并为这些家族耕作土地的家臣相仿的待遇,其结果就是随着军队数量的上升的同时其素质和忠诚度也都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纹章标志的重要性也随之上升了,因为当时的一名普通步兵不像16世纪后期一样可以得到配发的盔甲,而必须自己筹备一副甲胄,不同式样的盔甲让相互之间的分辨成了问题。这时足轻们就被要求统一在某一大名的旗帜下进入战场。这就引入了我们所熟悉的帜,如图所示。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1.jpg"/>
图19:小出吉亲(1590-16680)在大阪之阵(1615)中为德川家康作战。右边是他的旗印,在白旗上使用了用黑色的圈围住的他苗字的首字“小”。中间的是他所用的指物,为一个装饰以葵叶的十字,左边的则是金色的树叶状旗子。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1:20 | 只看该作者
纹章与军队组织

随着足轻变成了一种长期服役并受到良好训练的作战单位,虽然军队的规模并未扩大,但其组织形式得到了改善。自1543年火枪从欧洲传入后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550年之后足轻不再被编为一大队矛兵或弓兵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同时使用长矛、火枪及弓箭的混合部队出现在战场上。这种组织形式上的发展也体现在战场之上纹章的改变当中。事实上各种纹章标志的发展并不是对军队组织变化的简单回应,而是与鼓点(背负太鼓)及吹号(法螺贝)一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旗帜的系统组合,不同的分队会使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以为分辨。所以自这个时代开始,仅仅依靠观察家纹已经不足以辨认一支军队使用的旗帜了。

自1550年以后旗帜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让大量的士兵专门携带旗帜(在日语中叫做“小幡持”)以在战场上营造声势。1575年时上杉谦信的军队名册就体现出了这一点。 在总数6871人中,6200名为步兵,而其中不少于402名士兵是小幡持,这一数目甚至超过了铁炮兵的数量。在军事行动中由于旗帜的排列设置与携带占有如此至关紧要的地位,使得一些高级武士被任命为“旗奉行”,专门负责让旗帜按照正确的方式布置。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2.jpg"/>
图20:图中显示了在指物上书写了武士姓名的少数例子,描绘的是1570年对金崎城的围攻。

帜(nobori在日文中为“帜”之意,即日本特色的长条形旗帜)

随着将家纹绘在旗帜上的做法越来越普遍,新形式的旗帜也随之产生了。之前流行的旗幡是将长条形旗帜挂在旗杆顶的横杆之上,但是这让其在大风中难以保持稳定。帜则是通过插在固定于士兵腰间的皮环的方式来携带,大型的帜则要用到士兵背上专门的装置来进行固定。帜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在军队中作为分队的识别标志,或用来在旗上展示其所属方的家纹。在一幅描写川中岛合战的画卷中,武田军的阵中就有两排足轻为单纯的持旗手,而不承担其它任务。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3.jpg"/>
图21:在图中背上的旗帜是用来传递消息而不是作为身份象征的,这面旗帜告诉大家中川濑兵卫已经杀死了敌军的和田伊贺守。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4.jpg"/>
图22:显示的是指物的固定方式.旗子被插在武士盔甲背后的两个环上,为了在战斗中能紧固住还要用绳子系在胸甲上的环上。

指物

在帜和旧式旗印提供标识作用,并让一整支足轻队的组织可视化的同时,另一种旗帜被引入来让武士长柄队或拔刀队更容易的被识别出来,这就是指物,这是战国时代所引入的最重要的纹章道具。大多数指物是由一面类似于帜的旗帜组成,被穿过衣服边上的环而系在武士甲胄背面的绳子所牢牢地固定住。指物替代了小型的盔印和肩印的功能,其较大的面积也让识别变得更加的容易了(在全日本都使用具有很大相似度的甲胄设计的时候这一点变得非常的重要)

指物被插在紧固于胸甲背面的一个漆过的木质插槽中,并以绳索从腋下穿过武士胸铠上的金属环来系好。不过指物在近身作战大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一些阻碍,彦根城所藏的一扇关于大阪夏之阵的屏风显示出一名侍从在他的主人进行一骑讨(武士单挑)的时候为他携带着指物。

指物上所用的常常为战士所属大名的家纹,而整个家族的军队也因此有了一些统一的外观。 战场上的部队之间借着旗帜的不同的颜色来分辨,而红、蓝、黄、黑、白这五种“幸运颜色”常被采用。举例来说,由三个三角形所组成的北条鳞家纹也会出现在北条家的“五色备”所用的指物之上。但是对彦根城的井伊家而言,其旗帜所用的背景颜色红色比起所用的“井”字家纹更引人注目。其结果就是一些井伊家的武士被允许使用自己的家纹或用金色大字上书自己的名号。指物上面还可以用添加黑色或其他颜色的横杠之类的方式来起到分辨部队的作用,这就像在楯上的做法一样。甚至也可以在上面书写日文——北条家就以此来识别他们军队的不同部分。

有时军队统一性的要求会被暂时性的忽视,比如在武士希望吸引诸人的注意力以进行复仇,或以之为自己的最后一战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武士会被允许在一面白旗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以此为自己的指物。

有无数的例子显示出指物采用了立体的物件而非旗帜。各种翎毛,木制葫芦,金色折扇一类的物件都曾出现在彩绘屏风上。辻彦兵卫是武田信玄的一名家臣,他使用一个金色的绘马,即那些出现在神庙中的大型木质祈祷板作为指物。他的绘马是金色的,上面写有可能是武田信玄所手书的“善战者不死”。其他家族则使用诸如金色圆盘或可以挂入用于插放指物的环中禅杖作为指物。

在各种战争编年史中的战场统计中也常常提到各种指物和其上的纹章设计。对在秀吉发动的朝鲜战争中占领平壤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出现在黑田家家谱,即黑田家的编年史中:

在他们的前面抢先冲入敌阵是后藤基次、吉田六郎大夫、户田平左卫门三人。 后藤基次戴着有着金色三尺冲天前立的兜,在马上前挥他的长杆长矛。户田则用了一面在背面环绕成鹤形,上装白熊饰物的指物。这两个人互相争夺领先的位置,在敌人阵中四面舞动长矛

一般来说,只有像后藤基次他们一样的高级武士才会被通过其指物上的家纹被认出来。而如果大名可能身陷战场上漩涡之中的话他也会使用指物,并选择脱掉自己的阵羽织,因为两者无法同时穿着。举例来说,平户藩的大名松浦镇信自己的指物上就是黑底的金色圆盘。不过大名们也可以使用马标——另一项16世纪的发明。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5.jpg"/>
图23:收藏在大阪城博物馆的描写贱岳合战的屏风,上面出现了大量的带有家纹的旗帜。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6.jpg"/>
图24:(1)越后军神上杉谦信的家纹,“竹雀”。
(2)奥州大名“独眼龙”伊达政宗,他是直到小田原之阵时才降服秀吉的少数几个大名之一。请把他与上杉的家纹作比较。
(3)上杉谦信的“毘”之旗,上书谦信所虔诚信仰的守护神之名。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1:49 | 只看该作者
大马标和小马标

因为在战场上出现了如此之多的旗帜,所以能一眼就显示出重要武士所在的标志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这一点对大名来说更是尤为重要;而战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大名的大型马印了。在17世纪初的时候多数大名拥有以下两个:大马标(高规格)小马标(低规格)。这些马印有时就只不过是巨大的矩形或长条型的旗帜,但是经常是大型的立体物件,多为轻质木料制成,采用包括钟形,伞形,铜锣形等等具象征性的形状。大名的本阵内还会陈列着一系列的旗帜和条幅。当时的记录所描写的当诸多旗帜集中在大名的帷幕之后的景象常让人联想到当时意大利人所用的卡茹克瑞车。(译者注:carroccio,为中世纪意大利各共和国所用的插有军旗的战车。)

举例来说,除了那面上有太阳图案的黑色旗帜外,上杉谦信还喜用两面大旗,一面上写毘字,即毘沙门天的第一个字,他是谦信所深信的神明。另一面则上书中文“龙”字,用于向上杉家的武士们发出冲锋的信号。上杉谦信的伟大对手武田信玄也有两面上书“诹访大明神”的大旗。他还是日本历史上最早使用日之丸图案的人之一,这一太阳图案后来成为了日本国旗。

很多大马标非常的出名,很容易的就可以让盟友和敌人辨别出来。武田信玄使用来自中国古代孙子兵法的四如之旗,上书“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信玄还以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德川家康也因使用有类似光线效果的金色折扇而闻名。织田信长则使用一支红色的大伞。当他的儿子织田信雄进军伊势的时候所用的金色扇子马标被形容为“如日升一般”。羽柴秀吉——“日本的拿破仑(译者注:特恩布尔喜欢在文中使用这个比喻,以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则使用了金色葫芦作为自己的马标,以此纪念他在1567年攻打稻叶山城时的英勇表现——他带着一队人延一条小道而上发动奇袭,然后把装水的葫芦装在长矛上挥动以向等在城下的织田信长的部队发出信号。秀吉的马标的最终版本为所谓的“千成瓢葫”,最后由他的幼子秀赖在1615年的大阪之阵中使用,上面有着很多的金色葫芦,每个都代表着一场胜利。(译者注:关于此种说法,可参考司马辽太郎小说《大和大纳言》。)

另一些大名则会选择对他们有特殊意义的物件。1592年侵朝先锋小西行长是一名来自堺的医师之子(译者注:小西行长为豪商小西隆佐的养子,小西屋的主要行业为药品贸易)。他的马标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白色布袋,一般为日本医师所用,上面还绘有红色的太阳。加藤清正是佛教日莲宗的虔诚信徒,就使用了一面上书“南无妙莲法华经”的白色旗印,据说为日莲上人亲手所书。(译者注:日莲上人为日本最大的佛教流派之一的日莲宗的创始人。日莲认为只有《妙法莲华经》才是正法。建长五年即1253年,日莲上人归乡访亲,于4月28日登清澄山,向着海上初升的红日,高唱《南无妙法莲华经》十遍,为日莲宗创立之始。为了宣扬自己的新数义,他对其他宗派进行了剧烈的批驳,因此三度被流配。)长崎地方的小村氏使用了一个巨大的金钟,而曾为一介僧侣的安国寺惠琼采用了一盏金色的大型提灯。

各种马标都非常沉重,难以携带,但是日本并没发展出类似意大利卡茹克瑞车一类的道具。相对的,在一些现存的屏风上显示持马标者会将主人的马标插在背上特别加固过的指物座上。此外,他还要使用两个长杆来稳定这一装置。最大型的马标还需要另两名足轻用长杆来协助稳定。类似男孩节上所使用的鲤鱼幡一种大型的长幡,在大风下会被吹涨起来,让旗手更加得难以掌控。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7.jpg"/>
图25:秀吉的“千成瓢瓠”马标的现代复制品:金色的马标装饰着红色的飘带,据说每获得一场新的胜利他就会在上增加一个葫芦。始于1567年的稻叶山之役,他的部下把葫芦挂在矛上作为胜利的象征。

头盔(兜)

战国时代纹章道具的最终产物就是武士们的那些式样奇特的头盔了。因为在实战中即使最高级的武士所穿的甲胄也和其他人相差无几,而为了引人注目并与一般的杂兵区分开来,高级武士们更喜欢在他们的头盔(兜)上加装各种各样的装饰,如牛角,面具,等等。当朝鲜水师的李舜臣在1592年赢了一场对日军的战役之后缴获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头盔,他在写给朝鲜国王的奏章中以惊奇的口吻描述了这一点。

大型的木制的牛角是当时流行的装饰,在德川家康、加藤清正、山本堪助的头盔上都有使用,让他们看起来好像是维京人。当时也非常流行各种乌帽子兜或鲶鱼尾兜。比如加藤清正就拥有两种不同的头盔,一种是银制的,两边有太阳图案。另一种则是黑色的,上面带有金质的加藤家的家纹“蛇之眼”。前田利家则拥有一顶金色的高顶兜(熨斗乌帽子兜或称为金鲶尾兜),他的儿子则使用银制的仿制品。上杉谦信有一顶在盔体上环绕三张能剧面具的头盔。这些附加的部分是将附着在轻质木料框架上的成型材料添加在简单的铁制盔体之上而制成的。

大名的头盔经常会被用矛顶起来带入战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是马标的延伸。但是这些特制的头盔也经常因此不能给大将们提供真正的保护。一种兜会在盔顶添加辫子形的马尾,(译者注:此种兜的代表为神原康政的兜)这样的头盔加上带胡子的面具,再配上式样古怪、形如老人身体的胸甲时会起到最怪异的效果。(译者注:其代表为仁王胴具足)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8.jpg"/><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29.jpg"/>
图26

头盔也是家纹所经常出现的所在。金属薄片制成的前立或顶立之上会被漆上或加上家纹。家纹还常常出现在吹返,即头盔两边用来保护的挡板之上。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0.gif"/>
图27:加藤清正(1562-1611)的银制头盔,其形状类似于公卿所戴的高帽(乌帽子形兜),两侧还绘有红色的圆形。这种式样的头盔很为战国末期的高级武士所热衷,因为可以让在战场上显得与众不同。而在混乱的战场上当这样的头盔被卫兵用矛杆高高举起的话也可以起到标志物的作用。

精锐武士和母衣众

除了大名所用的马标之外,战场上最显眼的就要算那些身披母衣,(母衣是用竹制骨架把布撑成一个大球,战斗时披在背后起装饰作用,亦可防流矢)衣着鲜艳的精锐武士了。这是另一种具有纹章的效果的道具,当骑手独自疾驰的时候母衣会被风撑起来,这往往也可以作为大名的骑马武士侍卫(马迴众)的分辩特征。

在《細川幽斋觉书》中提到了一种对母衣和指物的特别使用方式:“当斩获了一名穿母衣的武士的首级的时候,就把首级用他的母衣包起来。如果是一名普通武士的话就用指物把首级包起来。”这样的说法进一步地验证了一名身着母衣的武士一定有所不凡之处的看法。织田信长拥有两支分别穿着黑色母衣和红色母衣的卫队(译者注:即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很多织丰政权的重要武将即出身于此),而丰臣秀吉的近侍则身穿金色母衣(译者注:即黄母衣众)。

精选出来的使番(传令兵)在战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样需要一眼就能将之认出来的特征。因此他们使用鲜艳颜色的母衣或者非常大的指物,甚至同时使用以上两者。其所属大名的家纹可能被直接地绘在母衣背面或涂上非常显眼的颜色。德川家康的使番就使用上写“五”字的指物,这是象征不动明王的数字。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1.jpg"/>
图28:一名穿着“母衣”的武士。母衣是内藏轻质的竹子框架的斗篷,当人骑马时就会被风吹撑起来,起到蔽箭的作用。一般来说只有侍卫或是信使才会穿着。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2.jpg"/>
图29:德川家康的使番(即信使)使用上面写着汉字“五”的指物,象征不动明王。旗帜的颜色一般是蓝底白字或白底黑字。他的侍卫使用的(指物,、差物、 插物)是上面有黑色条纹的金色扇子。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2:13 | 只看该作者
战场上的持旗者

因为其外观引人注目,勇敢的持旗手们常常在战场吸引了大量的敌方火力。他们所承担的角色也屡次出现在各种战史之中。赤松家在记录这些从属于武士大将的持旗手们的英勇事迹方面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在《明徳记》中有段关于赤松则祐之子赤松义则(1358-1427)与山名氏清(1345-1392)之间一场战斗的描述,这场战斗发生于14世纪80年代,时值南北朝末期:

上总介(赤松义则的官位)的持旗手陷入了混战之中,但他紧握旗杆,奋力挥动。随后他直奔山名氏清的持旗手,举旗大力前冲,两人同时刺中对方,双双英勇战死。

在其他关于南北朝之乱的记录中,还有持旗手被城墙上投出的石头打到了脸并受伤的记载。这些证据无可置疑的显示出持旗手常常处于战斗中的激烈之处。

持旗手和他所持的旗帜帮助其主人夺得了身为武士的最高荣誉,这在日本历史上至少有两次记载。在攻城战中,首先攻入城中的功绩被叫做一番乘(第一个登城),只要某个武士的旗帜第一个进入了城堡,他就可以宣称这是自己的功勋。(译者注:一个未被作者所提到的著名的例子为渡边了在作为中村一氏家臣时,在随丰臣秀吉小田原出阵攻打支城山中城的战斗中,将主君的马标插在城上,大声宣称“中村式部第一个登城!”这在小说《侍大将的胸毛》中也有描写。)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3.jpg"/>
图30:武士旁边站着一名举着他的马标的足轻。他的名字叫做神田通清,出现在1583年的贱岳之战中。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4.jpg"/>
图31:山名氏清(1345-1392)所使用的竹纹。他的持旗手在与赤松家战斗时的勇敢事迹就出现在文中。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5.jpg"/>
图32:青山忠成(1551-1613),为德川家康的手下并在1601年被提升为大名。图为他所用的大马标,在青色面料上写有“山”字,暗合他的苗字“青山”。他的武士也使用类似的旗子作为指物。

第一个例子发生在对朝鲜的清州(忠清北道的省会城市,,是忠清北道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旅游观光中心,朝鲜人还宣称这是世界最早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的地方)的第二次围攻中。在围攻中,由诸大名组成的联军之间发生了矛盾,他们各自麾下的武士们在攀登云梯的时候互相推掉对方以求一番乘的荣誉。加藤清正的部队以上书“南无妙莲法华经”的长幅白色旗印为标识,十名勇敢的武士轮流负责护卫保护这面宝贵的日莲宗圣物。而在围攻清州时,这个荣誉落到了饭田直景头上。当他发现自己主君的竞争对手黒田长政的家臣后藤基次将要第一个登城的时候,饭田直接将日莲旗扔进了城墙以确定自己领先——见插图G

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关原之战的前夜,围攻岐阜城的时候。当第一波进攻的时候池田辉政得到了一番乘的功绩,福岛正则在盛怒之下下定决心让自己的手下在下次进攻中首先进入城中。虽然在接下来的进攻中池田仍被命令首先出击,但是福岛正则引军直追,他的手下们还将旗帜扔入城堡以此明志。

御旗奉行在重整旗鼓溃退的部队的时候起到作用,《聿脩录》一书对这样的情形作了描述:

在大阪冬之阵的时候,当藤堂和泉守的前队被击溃的时候,藤堂家的御旗奉行九鬼四郎兵卫升起了交给他的三面大旗,向前移动到那些溃兵之中。他把旗帜插在显眼的地方,然后跪坐在地,而溃退的士兵们就停在了旗帜的前面。受到这样景象的鼓舞,溃兵们很快就又转回身来了,组成了队列重新进行战斗。

持旗手通常是没有苗字的低级足轻,但是他们经常有机会在护卫或者夺回其主君的马标的时候彰显勇武,也更可能因为担任这样的危险任务而得到晋升的机会。类似地,对一名武士来说,斩获持旗手的首级也毫不逊于取下敌方大将之首的功绩。毛受胜照作为柴田胜家的持旗手曾拼死夺回在战斗中失去的“金之御币”马标。而在1597年的朝鲜战场上,穴户备前守在蔚山战役中被明军夺取了其上有白色天鹅的马标,他随后在试图将其夺回的时候阵亡了。在另一场战斗中宇喜多部的持旗手所持的大旗则被“从其手中敲掉了”(译者注:此处的宇喜多可能是指宇喜多秀家)。

足轻纹章

纹章还以最简单而规章化的形式出现在地位卑微的足轻所用的装备上。自从十六世纪以来,足轻们常常会领到配发的铠甲,这些铠甲一般都是简单的胴丸之类。这些胸甲是由几片扁平的铁片连接而成的胸板和背板所组成,其扁平而略带弧度的表面被漆过以保持光泽,还总是会把通用的识别标志——常为大名的家纹印在胸甲板上。一些说法认为家纹还会被印在背板上,不过还没有任何此类样品被当代人所见到过。

在大多数的时候这些设计都利用家纹作为分辨物,不过还是存在着一些有趣的例外。满洲该战事编年史的记录中,作者特别提到,1592年朝鲜战争中加藤清正手下的一些士兵所穿的甲胄的胸板上写有日莲宗的真言。(译者注:当指清代张廷玉编撰的《明史》。)

足轻偶尔会使用两到三面小旗作为指物以装在他们简单的“军需品甲胄”上。一些大名则发展到让手下的所有士兵都使用有着同样颜色和设计的铠甲。其典型代表就是井伊家著名的赤备。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6.jpg"/>
图33:寺泽广高(1563-1633),长崎大名,参加了朝鲜之役,但是其对这场战争的主要贡献是后勤方面的。他的传令兵使用的母衣(1)上有红底黑圆图案;他的足轻则带着上有黑色圆盘图案的两面白色小旗(2);他的马标是一面有着锯齿边的双面大旗(3);他的帜为白底带三个黑色圆盘图案(4);他的螃蟹家纹(5)是日本所罕见的以动物为图案的纹章之一。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2:33 | 只看该作者
纹章的宗教意义

武士家族广泛的采用宗教象征物和图案作为自己的家纹。榊原家使用了暗喻佛教中轮回观念的“源氏车”家纹,而蜂须贺氏和津轻氏则采用了古老的佛教“卍字”作为家纹。传统的“巴纹”,即天皇三神器之一的勾玉的形状,也常常成对或三个一组在家纹中出现。小早川隆景就使用了三巴图案,而一对巴纹则会组成类似阴阳的图案。成田氏的一位祖先曾经供奉给神社的一只饭碗中吃饭,并在随后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他因此使用了一个饭碗上横放一对筷子的家纹。这种图案的类似设计也被好几个武士家族所采用,其中就包括在1333年占领了镰仓的新田义贞。(译者注:他的家纹也被称作“大中黑”。)鸟居氏则使用了“鸟居”,即神道教神社的大门作为家纹。继承了立花家的立花宗茂也在军旗上使用了立花家的家纹“祇园守”。(译者注:立花家的军旗为在上白下黑为底的旗帜上印以杏叶纹和祇园守纹。)那些自源平合战时代以来将神道教诸神的名号,比如八幡大菩萨写在旗帜上的做法,在三四百年后的战国时代仍然非常流行。

如前文所提到的,一些大名在马标上使用佛教或神道教的口号及图案。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都曾剃度并遵守戒律,他们的信仰亦反映在其所用的标识物上,甚至俗家大名也经常这样做。德川家康拥有一面上书“厌离尘土,欣求净土”的旗幡,象征着他所属的佛教净土真言宗。前田利家也有一面画有捉鬼钟馗的旗帜。还有很多例子显示出伊势大明神及春日大明神的名字也会被写在旗帜上。

作为社会结构的另一极,净土真宗所发动的一向一揆的僧兵们在整个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对抗织田信长。他们自己也有着特别的标识方式:家纹很少在其中出现,因为他们主要从信徒中招募人员,所以大量的使用了各式各样的带有佛教真言的旗帜。“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向一揆的旗帜上所常用的字样,有一支一揆军队还使用了窣堵波塔,佛教中镇压魔鬼的法器。这些狂热宗徒所坚守的石山本愿寺承受了长达十年的围攻,这也是日本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围攻。

一向一揆及其支持者(最主要的是毛利家)都使用了箴言“进者往生极乐,退者无间地狱”。在1564年小豆坂合战中,与德川家康作战的一向一揆就在他们头盔上贴上了这样的口号。一面写有这样口号的旗帜保存了下来;这面旗曾经为毛利水军所用,僧兵们所使用的应该也与之类似。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7.jpg"/>
图34:二引两家纹,为足利一族所用。应仁之乱的东军主帅的細川胜元、“剑豪将军”足利义辉都使用过这个家纹。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8.jpg"/>
图35:新田氏的大中黑家纹。注意其与二引两的区别,而且新田氏为足利氏的同族。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39.jpg"/>
图36:立花宗茂所使用的祇园守纹。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0.jpg"/>
图37:这些守在木盾后面的武士参与了一向一揆,他们背上的旗子上书佛教口号“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1.jpg"/><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2.jpg"/>
图38:(右)被供奉在奈良春日神社的春日大明神也常常被用在旗帜上。(左):这面上书“八幡”的指物是由甲斐国的大名武田信玄授予真田信纲(真田昌幸的大哥)的。小田原北条也用过同样的指物。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3.jpg"/>
图39:最上义光(1546-1614)为日本北部出羽国的大名,出现在这幅描写大阪之阵的绘卷的显著位置上(译者注:按最上义光于1614年初即病逝,未及参与大阪之阵)。他的旗帜上使用了类似一向一揆所用的塔式(译者注:梵语st?pa,中国佛学界多音译为窣堵坡,日本则多音译作卒塔婆—sotaba)的图案。另一面旗帜则为红底上绘有一只白兔。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4.jpg"/>
图40:基督徒们所用的道具,包括上面绘有十字架和圣杯,天使的旗子,飘扬在1638年的岛原之乱中的原城上。这幅绘卷来自鸟取县的渡边博物馆。

岛原天草之乱中坚守原城的基督教一揆也以类似的方式在旗帜上绘上了宗教图案,包括基督教十字,天使和其他的基督教图案。一面来自原城的旗帜奇迹般的被保留了下来,上面绘有两个天使围着圣杯。在德川家康于1615年围攻大阪的时候,守军也中有很多基督教徒,有人评论到在城墙上“立着好多基督十字架和圣地亚哥旗,以祈求让家康生病”。有一点非常需要指出,即日本的很多十字形图案并没有基督教含义,而是来自汉字“十”,代表数字10或抽象化了的马嚼子。摩萨国的岛津家即为一个知名的例子。丹羽长秀所用的直违家纹类似“圣安德鲁十字”(译者注:圣安德鲁十字是呈「X」状的十字符号,相传耶稣门徒安德鲁就是在此十字架上殉教。苏格兰国旗、牙买加国旗、俄罗斯海军旗帜(图见右)及不少其他旗帜或纹章均以此为符号),但是也没有任何基督教的含义,而是来自于神社中的交叉木梁。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3:33 | 只看该作者
德川幕府与纹章

十六世纪末,日本的纹章体系虽没有形成文字形式,却在使用中形成了通用的标注和统一的格式。家纹已经出现在那些大名们的船帆上,还会出现在武士们日常场合所穿的服饰上,比如在守卫城堡的时候也会穿戴有家纹的服装。在这种时候武士们也许会穿着裃,由叫做袴的宽裤和叫做和服的上衣组成。而其身披的式样特别,僵硬的外衣叫做肩衣。家纹被印在肩衣胸前或背后,也会出现在和服的袖子上。通用的羽织上也可以绘上家纹。纹在按比例放大之后,会被绘在在城堡的橹上所插的大型的帜,或帷幕之上。(译者注:裃为江戶時代武士的礼服。因上下身的衣裙同色而得名。裄:和服从背脊縫到袖口的袖长。褄:和服下摆的两端。)

德川家于1600年的关原大战获胜,随后于 1615年攻克大阪城,在消灭丰臣家之后,开启了和平的江户时代,也诞生了我们今日所看到的涵盖纹与颜色的纹章体系的最终形式,并有效地把军事统一性的需求从武士服装上分离开来了。纹的设计,外衣的颜色,旗帜的数量都被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正如同德川统治下武士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纹也会出现在剑鞘之上,并被绘在城堡内部。

这个时代最出名的纹当然就是将军家的家纹了。其最早始于德川家康的父亲德川(松平)广忠(1526-49),传说他在一位家臣的房中休息的时候有人用圆木盘献给他一些以三片野姜叶垫着的糕点。广忠据此在自己的纹中采用了这样的排列设计。这个纹也因此被叫做“三叶葵”,尽管它其实是来自于姜叶的。到了德川家康的时代,他允许自己的忠实家臣本多忠胜使用三叶葵纹的变体作为家纹。

在“参觐交代”的过程中常常可以看见家纹被以奢华的方式显示出了。这种制度要求大名在将军的居城江户和他们自己的居城之间轮流居住。这也意味着日本的道路经常要塞满双向流动的大队人马。在这种时候确定两方的地位高低就非常的重要了,因为这是决定谁有优先通过权的依据。因此每年会发行一本关于大名家纹的参考书叫做《大名纹尽》,以让大名们据此确定地位顺序。在1642年的时候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还要求所有的武士家族都登记两个纹,并不许在以后做出任何形式的变动。(译者注:参觐交代是由三代将军家光创立的制度,是指各地大名都必须在江户城下町购置宅邸,把妻子儿女安置其中,作为交给幕府的人质,大名本人则一年在领地视事,一年住在江户,轮番交替;关东大名则每半年轮替一次)。大名们千里迢迢前往江户侍奉将军,于路的仪仗开销,住在江户的生活费用,全都必须自己解决,幕府毫不补贴,财政负担由此变得非常沉重。幕府正是利用这一制度来削弱各藩的经济实力,使他们再也无力与幕府相抗衡。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5.jpg"/>
图41:在“四国平定”的时候诸大名的船帆上使用了家纹,以丰臣秀吉的桐纹打头。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6.gif"/>
图42:本多忠胜(1548-1610)所用的立葵纹。其来源为本多所侍奉终生的德川家康所用的三叶葵纹的变体。

普通人与纹章

自17世纪以来,武士阶级以外的人也开始使用家纹了。(译者注:日本寺院很早就有使用类似家纹的神纹。)奇特的是,这一过程是由歌舞伎剧院中的人们所推进的。因为演员们不被容许在表演中使用他们所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家纹,所以他们就创造出了自己的纹,常常选择那些可以在舞台上达到最引人注目的效果的图案。一代代的歌舞伎演员们在继承了自己的前辈所用艺名的同时也沿用了这些纹,而这种做法也很快的被商人和生意人们所效仿。到1790年的时候,艺术家写乐声称自己可以辨识六十四个江户一流演员的纹。

随着时间带来的财富积累,鼓励了很多武士采用新奇的纹来作为自己的纹章,并花上大把的钱来把新的图案弄到各种漆器,家具和器物上。一首当时的诗讽刺了这样的做法:“为衣服选了个家纹/最终因此破产/失去了房子和店铺”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7.jpg"/>
图43:一幅描绘歌舞伎演员的木板画,显示出了一个江户时代为职业演员所用的家纹的例子。来自歌舞伎《暂》一剧。这个家纹来源于重叠的装米用的容器(可能为斗)。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8.jpg"/>
图44:青木重兼是德川家康的手下,在他的所有旗帜中都采用了黑底白富士山的设计。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49.jpg"/>
图45:江户时代的一次大名前往将军居城江户的朝见过程中的队列。图中的大名为信浓上田城的真田家。真田家著名的红底白色六文钱图案象征着“六文钱冥河买渡”。这个立体马标红缨上的部分是金色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3:54 | 只看该作者
太阳图案

有一面旗帜在当时还为出现在江户城的街道上(译者注:此处指外国有在街道上挂国旗以表示爱国的习惯),这就是日之丸,现在的日本国旗。在武士时代自然没有国家的标志物,但是因为日本自诩为“日升之处”,所以太阳图案会出现在一些大名的纹中就也是很自然的了。武田信玄就曾使用一面日之丸大旗作为自己的军旗之一,这面旗帜现在还被保存在靠近甲斐府中的惠林寺的武田博物馆。酒井忠次也使用过日之丸马标,以及绘有三个太阳的帜。(见插图D8)伊达政宗在一幅肖像画上也使用了一面太阳图案的旗子作为自己的指物。

关于使用日之丸的最有趣的例子,据说是山田长政 (1578-1633)在作为暹罗国王近卫为其服务的时候将日之丸旗作为自己的旗帜。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就可以当作一面真正的日本国旗来看待了,因为他在暹罗军队中带领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日本浪人部队。但是,在山田长政献给四国浅间神社的一幅绘画上描写了他站在一艘暹罗船的甲板上的情景,而船上只有上绘山田家纹的旗帜。因此,山田长政使用日之丸的说法也许只是一些爱国者在国旗于明治时代引入日本后,看到日本大使座船上飘扬国旗的景象时时所产生的的臆想而已。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0.jpg"/>
图46:真田家在“参觐交代”过程中所用的立体马标,现在保存在上田城,与前图所示的有不同。

家纹的继承规则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1.jpg"/>
图47:京极忠高(1593-1637)参加了大阪之阵,使用这面红色的帜,上面有白色的家纹。他的继承人即其外甥京极高和(译者注:原作者将罗马对应误作“忠和”)使用了上面有两个黑色的四目结纹的帜。

在1880年出版了一本包含了500个出名的武士家族、3040种纹的书。其中半数的纹都是源于花和植物的,四分之一为艺术化的物件,还有四分之一为几何图案。只有几个使用了鸟和动物,鱼则完全没有。这与西方的纹章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如同狮子一类野兽的图案在西方非常的流行。其与中国或朝鲜的纹章设计所存在的差异也显示在当时的绘画之中。日本旗帜与中国所用的花纹精细而复杂,常常为三角形的旗帜存在着显著的不同。朝鲜的旗帜上也比日本使用更多的动物图案。

虽然在日本存在着无数的纹,有一些更是被数个家族所使用,但是其继承仍然严格遵从着从父辈传到子辈的方式。在1650年僧侣久庵发行了一本书,名为《大马印》(译者注:还有说法是最早的家纹集《见闻家纹录》,别名《永正纹尽》或《足利幕纹》,记录室町幕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时代,从守护大名到国人的共二百六十种家纹),书中记录了很多当时最显赫的武士家族的家纹,其家族当主往往是战国时代的武将的子孙,其谱系被完好的保存着。这本书业因此为研究纹的进化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除了继承以外,纹有时会被赐予忠诚的家臣,作为对其功劳的酬谢。)

日本的纹章继承体制可以看作是欧洲纹章体制的简单版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家纹被一代代的传了下去而不发生变化,仅有的变化往往不过是绘有家纹的旗子的底色变化而已——这也是在规则所允许范围内的。作为多彩而瑰异的武士纹章世界的精华所在,家纹长在长存。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2.jpg"/>
图48:稻叶(一铁)家族的正成,死于1628年,经历了从姊川合战(1570年)到小田原之阵(1590年)的一系列战役以及德川幕府诸战争(译者注:按稻叶正成生于元龟二年,即1571年,本人系稻叶重通的婿养子。经历过姊川合战的乃重通之父一铁)。下为他的全套纹章道具:(1)足轻靠旗——黑底白纹。(2)传令兵的指物——底色为深蓝色,纹样为白色。(3)武士指物——金色。(4)大马标——金色。(5)小马标——金色。(6)帜——深蓝色底,白色圆盘。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3.jpg"/>
图49:南部利直(?-1632)是信直(1546-99)之子,继承了日本北方最大的家族之一。(1)使番的母衣——黑色;(2)武士指物——九片金色叶;(3)小马标——白色毡子上装饰着一从黑色羽毛;(4)大马标——在白色旗上有黑色的毛饰。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4.jpg"/>
图50:后藤基次的藤纹。他曾参加过朝鲜战役,并最终阵亡于大阪之阵。(译者注:对他感兴趣的读者可阅读司马辽太郎的《二军师》一文)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5.jpg"/>
图51:户泽政盛在1600年的时候明智地选择站在了德川家康一边。(1)使番指物——蓝底红丸,上有白色羽毛。足轻及武士的指物与之类似,不过没有羽毛;(2)小马标——蓝色旗帜,上面挂着鹿角;(3)大马标——在黑色翎毛下三顶伞;(4)帜——黑白相间。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6.jpg"/>
图52:斋藤道三所使用的立浪纹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7.jpg"/>
图53:明智光秀的马标,他在1582年叛杀了织田信长。其设计为在旗杆上添加了一条长幡。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4:27 | 只看该作者
插图

A、源平及镰仓时代(1180-1333)

终结源平合战的坛之浦水战是在海面上打响的。在传说中海面都因为鲜血与平家丢弃的旗帜而变成红色,而源氏的白旗则胜利的在船头飘扬。在图A4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氏的家纹“扬羽蝶”,图A3为源氏的家纹“竹龙胆”。不过这幅图的主角是来自熊野神社的僧兵(译者注:武藏坊弁庆乎?相传他是熊野别当湛增之子),手持绘有熊野权现即熊野三座神社的守护神的旗帜。他的一名部下带来了一面上面带有菊纹的红色丝绸制成的旗帜,这面旗帜属于投海自尽的年幼天皇——安德天皇。传说中几艘不同的船上都插了天皇的御旗以此来迷惑源氏。A5的“三足鹰”也是熊野神社所使用的一种旗帜。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8.jpg"/>
图54

资料:熊野三山——和歌山县东牟娄郡。熊野坐神社(本宫)、熊野那智神社(那智)、新宫市的熊野速玉神社(新宫)的总称。本宫供奉家津美御子大神,官币大社,又称熊野本宫大社。那智供奉熊野夫须美大神,官币中社,《夜叉鸦》里面的那智武流应该是在这座神社。速玉供奉熊野速玉大神,官币大社。

B、室町时代(1336-1568)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59.jpg"/>
图55

B1:楠木正成的家纹“菊水”,象征其对皇室的忠诚。
B2:相同的设计但是在旗上写有汉字“非理法权天”。
B3: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的旗印。他的旗印上不仅有五七桐纹,还出现了日之丸的图案。这是今日日本国旗图案首次出现的例子。
B4:最后一任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1537-1597)的旗印。
B5:大内义隆(1507-51)在应仁之乱后的下克上风潮中被自己的家臣所推翻。他的旗帜上把天照大神、八幡大菩萨的神名写在自己的家纹之上。

C、战国大名(1467-1560)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60.jpg"/>
图56

C1:北条早云仍然使用旧式的旗印,作为小田原北条氏的创始人,他不仅采用了古代镰仓北条家的姓氏也使用了同样的北条鳞家纹。
C2:北条氏康(1515-1570),北条早云的孙子,使用了这面帜,上面是他所钟爱的五种颜色。
C3&amp;C4:上杉谦信(1530-1578)使用过这两种军旗,一面大旗和一把装在木杆上的折扇,上面都有红色太阳的图案。(注:旗的底色是深蓝色而不是黑色)
C5:今川义元,战死于1560的桶狭间之战图为他所使用的军旗。(译者注:图案为“赤鸟纹”,为一种梳子,并非动物类家纹。)
C6:诹访赖重是武田信玄的众多敌手之一,图中的旗帜属于他的家臣。
C7:山本勘助,武田信玄的忠实家臣之一,旗帜上面的图案是艺术化了的“本”字。
C8:图中桔梗图案的军旗属于笠原清繁,他在1547年于志贺城被武田军打败。
C9:斋藤道三(1495-1556)所使用的旗帜之一,另一种出现在指物上的波浪图案叫做“抚子”。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13:25:36 | 只看该作者
D、织田信长的时代(1560-1582)

<img src="http://www.famana.com/smbf/wz.files/image061.jpg"/>
图57

D1&amp;D2:信长的红色大伞马标及“永乐通宝”指物。
D3:丹羽长秀(1535-1585)参与了姉川合战中对浅井和朝仓的战斗,他的马标上使用了红色的交叉图案。
D4:丹羽长秀使用的指物和帜。
D5:奥平信昌的马标,他在1575年的长篠之战中坚守了长篠城,上绘红色折扇家纹。
D6&amp;d7:奥平信昌的帜和指物。
D8:酒井忠次的旗帜,他的部队参加了长篠合战。(他使用的另一种指物为一个骷髅头)
D9:酒井忠次的武士及使番使用的指物。
D10:图中带有桔梗家纹的帜属于明智光秀(1526-1582),他于山崎会战中被羽柴秀吉所败。
D11&amp;12:属于切支丹(即基督徒)大名高山右近(1553-1615)的帜和指物。他参与过1583年的山崎合战,见证了羽柴秀吉在信长死后夺取了权力。
D13:在参加过桶狭间之战并最终战死于长久手的池田恒兴(1536-1584)的帜上使用了“不动明王之剑”的图案。
D14:在漫长的石山合战中抵御织田信长的善福寺一向一揆所使用的旗帜,在红底上绘有金色的佛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涤心斋古武备 ( 冀ICP备2021002448号 )

GMT+8, 2024-4-26 21:01 , Processed in 0.147035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04-2015 www.dixinzh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